全方位商业种草指南,从爆款案例看商业的多种可能!

2020-09-22 10:00:00

2020年7月-9月,加得商业联合赢才商学院推出一档夏季限定栏目《夏季商业周周谈》,受到商业同行们的广泛关注与好评。

8场分享涵盖了商业人最关心的:粉丝经济、TOD、存量升级、开放街区、文化综合体、新型材料与装置、商业建筑等内容。

同样的,我们也将这8期的内容作了提炼,全方位商业种草指南,值得收藏分享!

解析趋势,遇见新知!

 

 

扫码开启

第一讲
《流量当道,粉丝经济如何助力实体商业?》

在每个人的脑海里,传统认知的粉丝经济,是明星站台、IP活动、网红带货等。实际上,粉丝经济本质是来自支持者的认同,消费者愿意为被支持者付出时间与金钱,他们在物质和精神上相互认同,持有一致的价值观。


案例1:涩谷PARCO 粉丝经济变现

涩谷PARCO通过媒介告诉消费者我是谁,而不是推商品。打造店格比推广商品更重要。

 

案例2:高岛屋百货出彩的“外商部门”粉丝经营

高岛屋百货的核心会员人数占据总会员数的20%,每年的营业额贡献却占50%以上。把核心会员视为粉丝,神秘的“外商部门”为粉丝提供超级VIP服务。用一个个场景,去满足顾客碎片化的自我满足。

 

观点

商业项目需要“人设”

从项目开始筹备,就应该打造自己的店格,贯穿到整个项目运营之中,才能传递给消费者精准的价值观。

项目本身即“IP”

每一个商业都是独特的,项目应该是独立的、自主的,养成属于自己个性的项目,才能吸引到专属的粉丝顾客。


第二讲
《从商业融合到城市空间链接(上)》

东京是一个拥有3000多万人口的国际性大都市,但你会发现东京堵车的时候非常少。顺畅的地面交通,得益于复杂又方便的地铁公共交通工具。东京的每个交通枢纽,不仅承载着交通方面的任务,同时也给这个城市商业周边的办公、教育、甚至包括医院办公都提供了强大的支持力。

日本的站城一体化已经达到了一个高度发达的水平

 


目前的日本,已经实现站城一体化3.0版本。有车站,车站关联商业还关联着景区、大面积的城市公园或者城市内部的绿化区域等。我们国内基本上还处于1.0和2.0,只有少数南方的城市,站城一体化可以达到3.0版本。

阻碍中国TOD发展的原因

出发点没有以顾客为中心
建设难度与成本
开发的优先级别,商业规划团队先介入。


未来涩谷站4F 立体空中换乘广场举办的室外展览

 


第三讲
《从商业融合到城市空间链接(下)》

本期,分享日本三个具有独特商业开发思路,并且符合我国发展客观现状的可借鉴项目。

类型一:涵盖城际高铁、市内轨道交通、机场快轨、公交出租等交通全体系项目。
类型二:单纯的市内地铁一般版本,TOD项目与商业融合的项目。
类型三:非市中心,与商旅文业态挂钩的TOD项目,即多效合一 型 TOD 。

 

我国现状

中国作为一个发展快速甚至在某些领域已经弯道超车的国家,我们仅仅吸收日本的项目经验是远远不够的,在一边补充TOD基础机能的同时还要探讨已经一只脚迈入门槛的TOD4.0 时代是什么样,以及如何更高效的去建设属于我国自己的TOD4.0项目。

 

TOD4.0

我们认为未来的4.0版本的TOD项目,可能会具备以下几个特质:
它是一个可以享受到各种各样经验的交通枢纽
我们的城市正在由中央集权型的的办公、生活、转型为自律分散型。
TOD将从单纯的为了移动而设置的站点,转化为汇集人、商品或服务,以及做什么的如小城市一般的功能型站点

 

 

第四讲
《生活场景更新——存量时代的商业出口》

后疫情时代的商业设施出口在哪里?这是一个有点沉重的课题。

目前行业存在的问题点

同质化
无序化开店
多样化贩卖方式
收益率低下
数据管理

 

如何解决?

做好项目,好的项目自己会说话。实体商业企业想要在越来越严峻的商业环境下生存下去,将目前手上的存量项目盘活才是唯一的出路。(强烈建议回看课程!)

 

 

第五讲
《后疫情时代,开放型商业的春天来了!》

在后疫情时代,人们对于未来的商业设施的健康性上,有了更多的顾虑。相较人流密度较高的封闭式商业,全开放型街区的商业发展春天可能要来了!

 

开放型商业项目对于我国商业设施,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课题。从十几年前的万达广场+万达金街的雏形开始,随着这十年左右的发展,开放型商业已经成为综合型商业设施的一个重要类别。


但就实际经营或行业影响来看,有口碑、有水花的项目却不多,是什么造成了这种现象?

做好开放型商业项目,五字总结:形开而神聚。

 

 

 

第六讲
《茑屋登陆 诚品败走  文化+综合体的牌应该怎么打?》

什么样的形式才是文化综合体?长成什么样子的城市文化综合体更适合我们国内目前的商业形势?什么样的消费者会在里面产生消费?我们又能够为消费者提供什么样的商品和服务?

谈到日本的文化综合体,大部分人还是会首先想到茑屋书店。而对于文化综合体的认知,不应该狭隘得仅仅把它框在茑屋书店的范畴里面。

 

目前国内所做的文化综合体,基本都是书店加商业的模式。提到文化综合体,基本就是书店这单一的主要的业态。单单把文化两个字约等于书,就会发现,做文化综合体的思路就直接被掐掉了太多可能性。

 

对于消费者,文化综合体固然是一个随着民众生活富裕起来在不断成长的新模式。可以为消费者提供有格调的环境空间或者是生活场景,但是,如果顾客觉得他掏出来的人民币与提供的商品、服务不等价的话,他也不会为此买单 。

 


第七讲
《设计洞察:如何构建主题化商业空间》


在商业设计中首先要设计的参照是人,随着年龄的更迭,消费主张,消费意识都会随着人的想法而变化,从原来的买买买,到逛吃逛吃,再到现在的体验式消费。顾客的想法南辕北辙,天马行空。毫不夸张的说,对于商业设计来说,“真正的老板是消费者”。所以作为我们已无法用过去的认知再去培育我们的消费者。作为设计师,我们是疏通与变现的角色,同时我们也是造梦师。


分享案例

“像素”拼成历史

 

把商业做成艺术,用科技传递感情,

 

文化赋能商业空间!

 


第八讲
《建筑面子与商业里子相对论——营业额的小船为何说翻就翻?》

本期是夏商周节目的最后一期。商业的不恰当调改,会造成营业额下降。

日本桥三越

投入180亿日元,由隈研吾设计的日本桥三越化妆品、珠宝区、男士鞋区卖场,化妆品19年环比日本顾客营业额下降了7% 。

 


新宿伊势丹

2015年重新调改过后的新宿伊势丹,因为聘请了以设计艺术馆、博物馆、高端会所而非商业规划设计的专业人士,第二年直接失去了3%的营业额,大约5.4亿人名币,而它直接导致了当时在任的大西洋社长下课。

 


未来的商业,很大程度上会是一个真实的有情感的社交场所,让消费者在你创造的社交场所里面,去衍生出来新的社会关系与自我认知。也就是说,他个人向外界、社会关系的扩展 ,同时相对而言,也是对于自我内心是新生的探求。

 

写在最后的话

作为商业设施的内容提供者,我们有幸成为商业创造者的比肩,和许多商业人一样,热爱着这份专业。城市,商业、人从来都是分不开的。在限定的美好时光里,与我们一起,解析趋势,遇见知新!

 

推荐内容
查看更多

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

在线咨询
联系电话

400 1088 939